黑色素瘤和普通痣在外观形态、生长变化、颜色特征、直径大小以及伴随症状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定期到医院皮肤科进行专业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
1、外观形态:普通痣通常边缘规则、光滑,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晰,呈圆形或椭圆形。而黑色素瘤的边缘常不规则,可呈锯齿状、模糊不清或出现切迹,与周围正常皮肤界限不明确,形状也多不对称,一侧与另一侧形态差异较大。
2、生长变化:普通痣一般生长缓慢,多年来大小、形状、颜色相对稳定,不会突然增大、变形或颜色改变。黑色素瘤则生长迅速,短时间内(数周或数月)体积明显增大,形态也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如原本扁平的痣变得隆起,或原本规则的形状变得扭曲。
3、颜色特征:普通痣颜色较为均匀,多为棕色、褐色或黑色,也可能是淡红色、皮肤色。黑色素瘤颜色往往不均匀,可在黑色、棕色基础上,掺杂红色、白色、蓝色等多种颜色,其中蓝色常提示黑色素瘤的可能。
4、直径大小:普通痣直径通常较小,多在 6 毫米以内。黑色素瘤直径往往较大,若痣直径超过 6 毫米,应提高警惕,需进一步检查排除黑色素瘤可能,但也并非绝对,部分早期黑色素瘤直径也可能较小。
5、伴随症状:普通痣一般无明显不适症状,不会出现瘙痒、疼痛、破溃、出血等情况。黑色素瘤则可能伴有局部瘙痒、疼痛,表面可出现破溃、出血,还可能在周围皮肤出现新的小痣,称为卫星灶,这是黑色素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若发现身上的痣出现上述类似黑色素瘤的特征,不要过度惊慌,但务必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避免对痣进行搔抓、摩擦、随意抠挖等刺激行为,以免促使其恶变。就医时,医生一般会先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痣的具体情况,必要时会进行皮肤镜检查,初步判断痣的良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