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妊娠呕吐中医叫什么

刘泽群 妇产科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咨询

在中医中,妊娠呕吐通常被称为恶阻,也有子病、阻病等别称。恶阻是指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的病症,多发生于妊娠12周以前,对孕妇的生活质量和胎儿的正常发育可能产生影响。

  • 中医认为妊娠呕吐主要与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有关。一方面,脾胃虚弱者受孕之后,经血不泻,冲脉之气较盛,其气上逆犯胃,胃失和降故而呕吐。这类孕妇常表现为恶心呕吐不食,或呕吐清涎,神疲思睡,舌淡苔白润。另一方面,肝胃不和者平素情志不畅,孕后阴血下聚养胎,肝血偏虚,肝气偏旺,且冲脉附于肝,冲气上逆,肝木乘脾犯胃,胃失和降而引发呕吐。其症状多为呕吐酸水或苦水,胸满胁痛,嗳气叹息,头胀而晕,烦渴口苦。
  • 在治疗方式上,中医多采用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对于脾胃虚弱型,常用香砂六君子汤,该方包含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物,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加木香、砂仁理气和胃止呕,可有效改善脾胃虚弱所致的妊娠呕吐。对于肝胃不和型,苏叶黄连汤较为常用,方中苏叶理气和胃,黄连清热降逆,二者合用能调肝和胃、降逆止呕。针灸疗法则多选取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能宽胸理气、和胃降逆止呕;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具有调理脾胃、扶正培元的功效;中脘为胃之募穴,能和胃健脾、降逆止呕。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缓解妊娠呕吐症状。

建议孕妇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因情绪波动易加重呕吐。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和胃止呕作用的食物,如生姜、甘蔗汁等。若妊娠呕吐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确保母婴健康。

2025-03-25浏览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