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正常的胎心率范围在110-160次/分钟,部分情况下,胎心率短时间处于160次/分钟左右可能属正常现象,但持续性偏高则可能提示存在异常。
- 在部分生理情况下,胎心率会短时间处于160次/分钟左右,这属于正常表现。例如,当胎儿在母体内活动时,其交感神经兴奋,胎儿的心率也会随之上升。胎动过后,胎心率通常会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另外,孕妇的身体状态也会对胎心率产生影响。如果孕妇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或所处环境温度过高,体内血液循环加速,会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导致胎儿心率暂时升高。只要孕妇情绪平稳、身体恢复正常状态后,胎心率能回落至正常范围,一般无需过度担心。
- 然而,当胎心率持续维持在160次/分钟左右,可能暗示胎儿存在宫内缺氧等病理情况。胎儿在宫内缺氧时,机体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通过加快心率来增加氧气的摄取。导致胎儿缺氧的原因众多,如脐带绕颈、胎盘功能减退、羊水过少等。以脐带绕颈为例,当脐带缠绕胎儿颈部过紧时,会阻碍脐带内血液的正常循环,导致胎儿氧气供应不足,进而使胎心率持续偏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胎儿窘迫,严重威胁胎儿生命健康。
孕妇在孕期进行胎心监护时,若发现胎心率持续在160次/分钟左右,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通过超声检查,查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胎盘和羊水状态,以及是否存在脐带绕颈等问题。若确诊胎儿存在宫内缺氧情况,孕妇需立即吸氧,增加氧气的吸入量,提高母体血氧含量,从而改善胎儿的缺氧状态。此外,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大幅波动,定期产检,关注胎儿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