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下肢水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下肢水肿可能与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有关,也可能源于疾病因素,如心力衰竭、肾小球肾炎、下肢静脉曲张等。若出现下肢水肿,应及时就医,建议进行心脏超声、肾功能、下肢血管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一、非疾病因素:

长时间保持站立或久坐姿势,会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下肢,导致下肢水肿。可通过每隔一段时间起身走动、休息时将下肢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等行动进行预防。

二、疾病因素:

1、心力衰竭: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导致体循环淤血,下肢静脉回流不畅,引起下肢水肿。治疗上需遵医嘱使用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利尿剂减轻水肿;还可能使用强心药物地高辛,增强心脏功能。

2、肾小球肾炎:肾脏滤过功能受损,导致水钠潴留而引起水肿,常从下肢开始。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控制炎症,改善肾脏功能。

3、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液回流障碍,导致下肢水肿。可穿弹力袜促进血液回流,病情严重者可遵医嘱进行手术,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激光闭合术。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活动。保持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注意观察下肢水肿变化,若水肿持续不缓解、加重或伴有呼吸困难、尿量减少等其他不适症状,及时复诊。休息时可适当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

2025-03-21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