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抽动症有哪些症状怎么治疗

孔朝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抽动症的症状主要包括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行为问题等。该疾病的治疗需采取多学科综合干预策略,主要包括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一、症状:

1、运动性抽动:基底神经节在调节运动控制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当该区域的神经递质失衡,如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递质的异常传递,会导致对运动的抑制和调节功能紊乱,从而引发不自主的运动性抽动。常表现为简单运动抽动,如频繁眨眼,还有耸鼻,即鼻部肌肉的快速抽动。

2、发声性抽动:发声性抽动同样与神经递质失衡以及神经环路功能障碍相关。喉部、咽部等部位的肌肉在异常神经冲动的刺激下,出现不自主收缩,从而产生各种发声。

3、行为问题:抽动症患者常伴有一些行为问题。由于长期受抽动症状困扰,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大脑在处理感觉信息和执行认知任务时,受到抽动产生的干扰,难以将注意力持续集中在特定目标上。

二、治疗:

1、行为治疗:非药物干预的核心方法。习惯逆转训练通过意识训练、竞争反应练习等步骤减少抽动频率。综合行为干预结合功能分析和放松技巧,美国神经病学会推荐为首选疗法。暴露与反应预防针对先兆冲动进行系统性脱敏。正念减压训练提高对不适感的耐受能力。家长行为培训教导恰当应对策略,避免症状强化。

2、药物治疗:中重度病例的辅助手段。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如阿立哌唑可减少运动性和发声性抽动。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可乐定改善轻度抽动及伴随的注意力问题。抗癫痫药托吡酯对部分病例有效,兼具抽动控制和情绪稳定作用。肉毒毒素局部注射适用于局限性顽固性抽动。药物需遵医嘱使用。

3、物理治疗:辅助性症状管理方法。经颅磁刺激调节皮层兴奋性,针对运动皮层高频刺激可能减轻症状。生物反馈训练增强对肌肉紧张度的自主控制。颈部按摩和热敷缓解肌张力障碍相关不适。感觉统合治疗改善感觉调节异常。

建议若发现疑似抽动症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诊断,如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心理评估等明确病情。定期复查,监测症状变化,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策略。

2025-04-03浏览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