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是指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部血流中断的一种急症,通常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突发性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及心悸。大面积肺栓塞可能导致低氧血症、休克甚至猝死。小面积肺栓塞症状较轻,可能仅表现为轻度呼吸困难或无症状。诊断肺栓塞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CT肺动脉造影)及实验室检查(如D-二聚体)。
- 肺栓塞的危险性在于其发病迅速且症状多样,容易被误诊或忽视。其主要危害包括肺组织缺血缺氧、急性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衰竭等。大面积肺栓塞可能导致严重的循环障碍,甚至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肺栓塞的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卧床、久坐、肥胖、患有慢性疾病以及手术后恢复期的患者。
- 肺栓塞的治疗以抗凝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以及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抗凝治疗可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及扩大,但对已形成的血栓溶解作用有限。对于大面积肺栓塞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可能需溶栓治疗如遵医嘱使用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预防出血并发症,所有治疗方法需严格遵医嘱进行。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体检,评估血栓风险。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久坐或卧床,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术后患者,可穿戴弹力袜。一旦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确保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