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子宫脱垂一般发生在什么年龄段

刘泽群 妇产科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咨询

子宫脱垂多发生在45-75岁的年龄段。但30岁以上生育次数多、产后恢复不良的女性也可能出现子宫脱垂。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常伴有阴道前壁和(或)后壁膨出。

  • 45-75岁的中老年女性发生子宫脱垂,主要与年龄增长导致的盆底组织松弛有关。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盆底肌肉、筋膜和韧带等支持结构萎缩、变薄,对子宫的支撑力减弱,易引发子宫脱垂。多次分娩、分娩时产程过长、难产等,会对盆底组织造成严重损伤,若产后未得到良好修复,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子宫脱垂的风险也会增加。子宫脱垂患者可能自觉腹部下坠感,有肿物从阴道脱出,尤其在站立过久、劳累后症状明显,卧床休息后可缓解。病情严重时脱出物无法回纳,可出现溃疡、出血,还可能伴有排尿困难、尿失禁、便秘等症状。年轻女性若生育次数多且产后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盆底组织未能充分恢复,也可能出现子宫脱垂。
  • 对于轻度子宫脱垂,可采用保守治疗。患者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盆底肌锻炼,进行收缩肛门的运动,每次收缩持续3秒以上,然后放松,连续进行15-30分钟,每日进行2-3次,以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子宫脱垂症状。也可使用子宫托,将子宫托放入阴道内,支撑子宫和阴道壁,使其维持在正常位置。中、重度子宫脱垂则需经医生操作进行手术治疗。阴道前后壁修补、主韧带缩短及宫颈部分切除术适用于年龄较轻、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经阴道子宫全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的患者。

建议女性在产后注意休息,避免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积极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中老年女性可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减缓盆底组织退变。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子宫脱垂等问题并及时治疗。

2025-03-26浏览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