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湿疹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偏高吗

杜虹瑶 皮肤科 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咨询

湿疹通常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偏高。如果湿疹病情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 首先,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其发病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当机体接触到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并启动免疫应答。在这一过程中,Th2型免疫反应被激活,该反应会促使嗜酸性粒细胞生成和活化相关的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如白细胞介素-5等。这些细胞因子会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并使其向血液和皮肤炎症部位趋化聚集。在湿疹患者的皮肤病变处,就可以发现大量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通过释放各种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进一步加重皮肤的炎症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瘙痒等典型的湿疹症状,同时也使得外周血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 其次,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研究都证实了湿疹与嗜酸性粒细胞偏高之间的关联。多项针对湿疹患者的血液学检查统计显示,大部分湿疹患者在病情发作期,外周血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且这种升高的程度往往与湿疹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例如,对于轻度湿疹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只是轻度升高;而对于中重度湿疹患者,尤其是那些病情反复、难以控制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的升高幅度更为显著。

平时,患者需要注意皮肤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同时还需遵医嘱规范治疗,若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加重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025-04-14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