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皮肌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用什么药

刘芳 皮肤病与性病科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咨询

皮肌炎可能由自身免疫异常、感染因素、遗传因素等引发,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甲氨蝶呤、环孢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并做好日常护理。

一、原因:

1、自身免疫异常: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识别并清除体内的病原体和异常细胞。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将自身的肌肉和皮肤组织错误识别为外来异物,启动免疫攻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大量聚集在肌肉和皮肤组织,释放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肌肉炎症和皮肤病变,使患者出现肌肉无力、皮肤红斑等皮肌炎症状。

2、感染因素:多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与皮肌炎发病相关。以病毒为例,病毒感染人体后,其抗原与人体自身组织抗原具有相似性,免疫系统在攻击病毒的同时,会误将人体正常的肌肉和皮肤组织当作病毒进行攻击,引发交叉免疫反应。此外,感染还会激活免疫系统,促使免疫细胞过度活化,打破免疫平衡,从而诱发皮肌炎。

3、遗传因素:皮肌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某些特定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能使个体对皮肌炎的易感性增加。这些基因参与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等过程,当携带相关基因的个体受到环境因素刺激时,免疫系统更容易发生紊乱,进而增加患皮肌炎的风险。

二、药物;

1、泼尼松:作为糖皮质激素,泼尼松进入人体后,与细胞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可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可调节相关基因的转录,抑制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减轻皮肌炎患者肌肉和皮肤的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2、甲氨蝶呤:属于抗代谢类免疫抑制剂,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止二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影响嘌呤和嘧啶的合成,进而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降低机体的免疫反应,减少对肌肉和皮肤组织的免疫攻击,控制皮肌炎病情发展。

3、环孢素:能特异性地抑制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活性,减少白细胞介素-2等细胞因子的产生,阻止T淋巴细胞的激活和增殖,降低免疫反应强度,减轻皮肌炎导致的肌肉和皮肤炎症,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肌肉负担,利于肌肉恢复。另外,做好皮肤护理,避免皮肤感染,防止加重病情。同时,定期到医院复查,便于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2025-03-29浏览5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