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胸膜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郭兮恒 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咨询

胸膜疾病是由多种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非疾病因素常见有环境因素、药物影响、不良生活习惯等;疾病因素常见有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一、非疾病因素:

1、环境因素:长期接触可吸入颗粒物,如石棉、粉尘等,可能对胸膜造成刺激,引发胸膜疾病。例如,石棉作为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长期暴露于石棉环境中的人群患胸膜间皮瘤的风险显著增加。对于这类情况,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如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粉尘暴露,佩戴防护口罩等。

2、药物影响: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导致胸膜疾病的发生。例如,长期使用盐酸胺碘酮片、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等药物,有可能引起肺毒性及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胸膜增厚等病变。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3、不良生活习惯: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患胸膜疾病的风险。吸烟不仅损害肺部健康,还可能对胸膜造成间接影响,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因此,戒烟是预防胸膜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疾病因素:

1、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感染是导致胸膜炎等胸膜疾病的常见原因。例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起结核性胸膜炎,表现为胸膜增厚、胸腔积液等症状。对于这类疾病,遵医嘱抗感染治疗是关键,如使用利福平片、异烟肼片等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胸膜,引发胸膜炎症。这类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如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地塞米松、甲氨蝶呤等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为预防和治疗胸膜疾病,应关注环境因素、药物影响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非疾病因素,并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发展。同时,定期体检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胸膜疾病的重要措施。对于已确诊的胸膜疾病患者,应根据病因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2025-03-29浏览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