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最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机械通气、病因治疗等。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一旦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不适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争取早期诊断和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至关重要,可通过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遵医嘱使用雾化吸入,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铵溶液等,稀释痰液,便于排出。若存在气道梗阻,可能需医生操作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维持气道通畅。
2、氧疗:医生通常会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氧疗方式。对于轻度低氧血症,可采用鼻导管吸氧;较为严重的低氧血症可使用面罩吸氧,提高吸入氧浓度,改善氧合。
3、机械通气:当常规氧疗无法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或出现呼吸肌疲劳等情况时,需考虑机械通气。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适用于部分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对于病情严重、意识障碍等患者,可能需行有创机械通气,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4、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若是肺部感染导致,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原菌种类选择。若是气胸引起,可能需按医嘱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出胸腔内气体,恢复肺的正常扩张。
日常生活中,对于存在慢性肺部疾病等易患急性呼吸衰竭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复查。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引发呼吸道感染。进行适当的慢跑、游泳等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呼吸功能。避免吸烟及接触有害气体,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