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镉超标主要由土壤污染、灌溉水污染、工业污染排放以及不合理施肥等原因造成。在购买大米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和有质量保障的产品,必要时可以查看产品的检测报告,以确保所食用大米的安全性。
1、土壤污染:成土母质本身含镉量较高,在长期的风化、成土过程中,镉会逐渐释放并累积在土壤中,导致生长在这种土壤上的水稻吸收过量的镉。此外,人类活动如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城市垃圾的填埋、含镉农药和化肥的长期使用等,也会使大量镉进入土壤,造成土壤镉污染,进而被水稻根系吸收,致使大米镉超标。
2、灌溉水污染:如果用于灌溉稻田的水受到镉污染,例如来自工业废水排放、矿山废水径流等,水中的镉会随着灌溉过程进入土壤,并被水稻吸收。即使土壤本身镉含量正常,但长期使用含镉污水灌溉,也会导致土壤中镉不断累积,最终使大米中的镉含量超出安全标准。
3、工业污染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如金属冶炼、电镀、化工等行业会排放大量含镉的废气、废水和废渣。这些含镉污染物会通过大气沉降、水流迁移等方式进入农田生态系统,污染土壤和水源,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使大米镉含量超标。例如,在一些有色金属冶炼厂附近的农田,由于长期受到含镉废气的影响,土壤和农作物中的镉含量往往较高。
4、不合理施肥:部分肥料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镉,长期过量施用这些含镉肥料,会使土壤中的镉含量增加。此外,一些有机肥如果来源不当,如含有工业废弃物或受污染的原料,也可能含有较高的镉,施用于农田后会导致土壤镉污染,进而影响大米的镉含量。
为了避免大米镉超标带来的健康风险,首先要加强对土壤和水源的监测与保护,定期检测土壤和灌溉水的镉含量,及时发现并治理污染。对于已受镉污染的土壤,可以采取一些修复措施,如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修复方法降低土壤中的镉含量。其次,要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排放,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确保其废水、废气达标排放,减少镉等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农业生产中应合理施肥,选择低镉或不含镉的肥料,避免过量施肥,并推广绿色环保的施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