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色菌性毛囊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来治疗。建议患者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1、一般治疗:保持皮肤清洁是基础。使用温和、不刺激的沐浴产品,定期清洁皮肤,特别是易出汗的部位,如胸背部、颈部等,去除皮肤表面过多的油脂、污垢和马拉色菌,减少其滋生环境。但要避免过度清洁,防止破坏皮肤的正常屏障功能。同时,尽量保持皮肤干爽,出汗后及时擦干或更换衣物,避免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因为马拉色菌在温暖、潮湿环境中易大量繁殖。
2、药物治疗:遵医嘱外用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的常用手段。如酮康唑乳膏,能抑制马拉色菌细胞膜的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将适量乳膏均匀涂抹于患处能减轻炎症,缓解症状。对于病情较为严重或外用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伊曲康唑能高度选择性地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干扰真菌细胞膜的合成,从而有效杀灭马拉色菌。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辅助改善症状。紫外线照射治疗有一定效果,其杀菌作用能够破坏马拉色菌的细胞结构,抑制其生长繁殖。此外,光动力治疗也可用于马拉色菌性毛囊炎治疗,该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皮肤,产生单线态氧等活性氧物质,破坏马拉色菌及周围组织,减轻炎症。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
建议发现患有马拉色菌性毛囊炎,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进行真菌镜检等检查,明确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如皮疹范围扩大、疼痛加剧、发热等,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