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恶露异常、腹痛等症状,建议产妇一旦察觉这些症状,及时前往医院检查,以便尽早诊断与治疗。
1、发热:产褥期女性身体抵抗力下降,病原体入侵并在体内大量繁殖,可能刺激免疫系统,激活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从而引发发热。感染初期可能为低热,随着病情发展,体温可高达38℃甚至更高,部分产妇可能伴有寒战。
2、恶露异常:正常产褥期,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产褥期感染时,病原体在子宫内繁殖,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导致子宫内膜渗出增多,坏死组织脱落,同时炎症刺激使子宫复旧不良,恶露量增多。因细菌分解产生特殊气味,恶露常伴有臭味,颜色也可能变得浑浊。
3、腹痛:病原体感染导致盆腔组织炎症,波及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器官。炎症刺激盆腔内的神经末梢,可能引发腹痛。若为子宫肌炎,子宫充血、水肿,宫缩不规则,可能导致下腹部持续性疼痛;若炎症扩散至输卵管、卵巢,可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疼痛可能加剧,伴有局部压痛。行走或活动时,因器官位置改变和摩擦,腹痛会进一步加重。
建议产褥期女性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卫生巾,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会阴部清洁。另外,产后早期避免性生活,防止病原体侵入。若为侧切或剖宫产,密切关注伤口愈合情况,若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