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硬化通常需要治疗。其并非孤立存在,往往与全身血管病变相关联,且会对肺部乃至全身血液循环产生不良影响,若不加以干预,病情可能进展,引发严重并发症。
- 肺动脉硬化是指肺血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减退的一种病理状态。肺动脉硬化初期,血管壁的变化可能仅轻度影响肺循环血流。但随着病情进展,血管管腔逐渐狭窄,血流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也会随之升高,导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最初可能在活动后出现,随着病情加重,安静状态下也会感觉气促。而且,肺动脉压力升高还会加重右心负担,引发右心功能衰竭,出现下肢水肿、肝淤血肿大等症状。此外,硬化的血管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流进入肺部,可引发肺栓塞,严重时危及生命。
- 而治疗肺动脉硬化旨在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患者通过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可减少对血管壁的进一步损害。例如,合理使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降脂药(如辛伐他汀),能稳定血管内环境,阻止动脉硬化进程。针对已出现的肺动脉高压,积极治疗也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早期干预能预防肺源性心脏病、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避免病情恶化至难以逆转的阶段,对延长患者寿命、保障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发现肺动脉硬化后,患者需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食物摄入,如烧烤,适度运动。同时,严格遵医嘱服药,控制基础疾病指标。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等症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