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能会迅速出现呼吸困难、精神异常、发绀等症状,建议一旦察觉这些症状,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呼吸困难:急性呼吸衰竭发生时,肺通气或换气功能突然严重障碍,机体氧气摄入不足,二氧化碳排出受阻。为满足身体代谢对氧气的需求,呼吸中枢受到强烈刺激,使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发生改变。患者呼吸频率明显加快,每分钟可达30次以上,呼吸费力,伴有鼻翼扇动,这是机体为增加通气量所做出的代偿反应。
2、精神异常:大脑对氧气供应十分敏感,急性呼吸衰竭可能导致脑部缺氧,干扰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神经传导,使大脑功能紊乱。早期患者可表现为烦躁不安、焦虑,随着缺氧加重,可能出现定向力障碍,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判断出现偏差,严重时陷入嗜睡、昏迷状态。
3、发绀:急性呼吸衰竭致使肺的气体交换功能严重受损,血液中的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当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含量超过50g/L时,皮肤和黏膜就可能呈现青紫色,形成发绀,尤其在口唇、甲床等部位较为明显。因为这些部位血管丰富,血流速度相对较慢,更易观察到血液中氧合状态的变化。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全身皮肤均可出现发绀,同时因缺氧导致循环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患者四肢末梢冰凉。
建议日常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遵医嘱规范治疗,控制病情进展,降低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风险。一旦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在转运过程中,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治疗期间,严格按照医生要求使用呼吸支持设备,如无创呼吸机或有创呼吸机,不要自行随意调整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