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低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是什么意思

王利群 妇产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咨询

低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是宫颈上皮细胞出现轻度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属于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阶段。其通常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引发。

  • 正常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具有规则的排列和分化特征,而低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时,上皮下1/3层的细胞开始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异常细胞的形态、大小和排列极性发生改变,细胞核增大、深染,核质比例增加,呈现出不典型增生的表现。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高危型HPV病毒的DNA整合到宫颈上皮细胞基因组中,病毒基因表达产物干扰细胞正常的生长调控机制,导致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不过,此时病变仅局限于上皮层的下1/3,尚未突破基底膜,细胞的异常改变相对较轻。
  • 针对低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大部分患者(约60%-80%)在1-2年内可通过自身免疫系统的作用,使病变自然消退,恢复正常。然而,仍有部分患者的病变会持续存在,甚至进展为高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进而增加发展为宫颈癌的风险。此外,年龄、HPV感染型别、机体免疫状态等因素会影响病变的转归。例如,年龄较大、持续感染高危型HPV16、18等型别的患者,病变进展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此,对于低度病变患者,不能掉以轻心,需要进行密切的随访观察和必要的干预。

确诊低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后,患者无需过度焦虑,但应积极配合医生制定的随访和治疗方案。若无明显症状且病变范围局限,可采取定期观察策略,每3-6个月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HPV检测,监测病变变化。若病变持续存在超过2年,或存在进展风险,可遵医嘱选择宫颈锥切术,切除病变部位。

2025-04-23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