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臭通常是指臭汗症,是一种由腋窝等部位大汗腺分泌的汗液经皮肤表面的细菌分解,产生特殊刺鼻气味的疾病,主要由遗传因素、不良卫生习惯引起,而脂溢性皮炎、内分泌失调、毛囊角化异常等疾病因素可能会加重该疾病。若气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及时就医,通过体格检查等明确情况并接受相应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1、遗传因素:臭汗症具有较高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一方有臭汗症,子女有较高的概率遗传到。这种情况一般可遵医嘱选择外用药物如氯化铝溶液、甲醛溶液等,减少汗液分泌,抑制细菌滋生,减轻臭汗症气味;也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腋臭切除术、微创腋臭清除术等,去除大汗腺。
2、不良卫生习惯:不勤洗澡、不及时更换衣物,导致皮肤表面细菌大量滋生,分解汗液中的有机物产生特殊气味。改善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衣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一些具有抑菌作用的洗剂如复方苦参洗剂清洗腋窝等部位。
二、疾病因素:
1、脂溢性皮炎:腋窝等部位皮肤发生脂溢性皮炎时,皮肤表面油脂分泌增多,细菌更容易繁殖,会使臭汗症症状加重。治疗需遵医嘱外用糖皮质激素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抗炎,同时配合使用抗真菌药物酮康唑乳膏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狐臭气味。
2、内分泌失调:青春期、孕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导致大汗腺分泌功能异常,使臭汗症症状加重。治疗需调节内分泌,可遵医嘱使用一些调节内分泌的药物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同时配合外用药物乌洛托品溶液减轻狐臭气味。
3、毛囊角化异常:毛囊口过度角化,导致汗液排出不畅,在局部积聚,被细菌分解后产生异味,加重。治疗可遵医嘱外用维A酸乳膏、水杨酸软膏等,改善毛囊角化情况,促进汗液排出,减轻臭汗症症状。
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腋窝等易出汗部位;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汗液积聚;避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汗液分泌。若采取治疗措施,需严格按照医嘱定期复查,观察治疗效果和有无不良反应。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