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可能由机械性因素、宫腔内压力骤减、孕妇血管病变等原因引发。剖腹一般指剖宫产,病情较轻的情况下,可在医生监测下选择顺产,但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选择剖宫产。
一、原因:
1、机械性因素:腹部受到直接撞击,如摔倒、车祸,或者外倒转术等操作不当,会直接对胎盘造成刺激。外力作用使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导致胎盘附着处血管破裂出血,可能引发胎盘早剥。另外,脐带过短或因绕颈、绕体等相对过短,在胎儿下降过程中,脐带被牵拉,也会促使胎盘从子宫壁分离。
2、宫腔内压力骤减:双胎妊娠时,若第一个胎儿娩出过快,或者羊水过多时突然破膜,大量羊水迅速流出,宫腔内压力会急剧下降。子宫骤然收缩,胎盘与子宫壁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胎盘附着面的血管破裂,可能引发该情况。
3、孕妇血管病变: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导致胎盘早剥常见的血管病变因素。孕期血压持续升高,会使底蜕膜螺旋小动脉发生痉挛、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破裂出血。血液在底蜕膜层与胎盘之间形成血肿,导致胎盘从子宫壁剥离,引发胎盘早剥。此外,孕妇合并肾脏疾病等,也会影响血管功能,增加胎盘早剥风险。
二、剖宫产还是顺产:
胎盘早剥选择剖宫产还是顺产,取决于胎盘早剥的严重程度。若胎盘早剥较轻,以外出血为主,宫口已扩张,估计短时间内可经阴道分娩,可在严密监测下经阴道顺产。顺产过程中,随着宫缩,胎儿娩出,胎盘随之排出,可减少出血。但如果胎盘早剥严重,出现胎儿窘迫,或短时间内无法经阴道分娩,应立即剖宫产。剖宫产能迅速娩出胎儿,解除对胎盘的压迫,减少出血,避免因胎盘早剥导致的母婴严重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孕期孕妇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血压、血糖,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另外,日常活动时注意安全,避免腹部受到外力撞击。同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防止因劳累引发宫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