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腰疼可能由长期久坐引起,也可能因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疾病因素导致。若出现小腹胀痛、异常流血、腰疼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可进行妇科超声、妇科检查、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一、非疾病因素:
长时间保持坐姿,会使腰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盆腔内的血液回流也会受到影响,导致盆腔淤血,进而引起腰部疼痛。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腰部伸展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二、疾病因素:
1、盆腔炎:盆腔内存在炎症会导致盆腔组织充血、水肿,波及到腰骶部的神经,引起腰疼。通常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头孢曲松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还需联合使用甲硝唑对抗厌氧菌感染,清除盆腔内的病原体,减轻炎症。
2、子宫内膜异位症:该疾病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在月经周期中,异位的内膜组织也会发生周期性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腰疼。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达那唑,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使异位内膜萎缩;严重时可能需遵医嘱进行腹腔镜病灶切除术,去除异位的内膜组织。
3、子宫肌瘤:较大的子宫肌瘤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包括盆腔内的神经和血管,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腰部出现坠胀、疼痛。若肌瘤较小且无症状,可定期复查;若症状明显,可考虑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等,具体术式由医生评估决定。
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腰部不要承受过重压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经期卫生,勤换卫生巾,避免经期性生活,降低盆腔感染风险。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