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在部分情况下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如症状较轻、有生育需求或接近绝经年龄的患者;但对于症状严重、子宫体积过大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不适合保守治疗。
- 子宫腺肌症是子宫肌层内出现了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周期性出血,导致子宫均匀性增大、质地变硬的一种疾病。症状较轻的患者如果表现为痛经、月经过多等症状,通常对生活影响较小,可通过药物缓解。遵医嘱使用布洛芬、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减轻疼痛症状。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使异位内膜萎缩,改善子宫内环境,增加受孕概率。接近绝经年龄的患者,随着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病情可能逐渐缓解,可采用上述药物保守治疗过渡到绝经,减少手术创伤。
- 然而,对于症状严重、子宫体积过大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保守治疗可能效果不佳。症状严重的患者,如果痛经难以忍受,大量出血导致贫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单纯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症状。当子宫体积过大,如子宫增大超过孕3个月大小,药物很难使子宫明显缩小,且过大的子宫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引起尿频、便秘等症状。若经过多种保守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均不能改善症状,此时可能需要经医生评估后考虑手术治疗,如子宫切除术,以彻底解决问题。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超声等检查明确子宫腺肌症的病情程度。日常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经期性生活,减少宫腔操作,降低发病风险。若选择保守治疗,需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若保守治疗期间症状加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