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的症状主要有皮肤瘙痒、皮疹、皮肤干燥脱屑等。建议患者定期复诊,观察病情变化。
1、皮肤瘙痒:过敏性皮炎发生时,机体免疫系统将进入体内的过敏原识别为外来有害物质,并启动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导致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组胺作用于皮肤神经末梢,刺激神经纤维,产生瘙痒的感觉。患者常感觉皮肤瘙痒难耐,瘙痒程度轻重不一,严重时会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不自觉地搔抓皮肤,可能进一步加重皮肤损伤。
2、皮疹:接触过敏原后,皮肤出现多种形态的皮疹。常见的有红斑,这是由于组胺等炎症介质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充盈,导致皮肤呈现红色斑块状。红斑大小、形状不一,可单发或多发,融合成片。丘疹也是常见表现,由皮肤局部炎症细胞浸润、组织水肿形成,表现为高出皮肤表面的小而坚实的隆起,呈圆形或多角形。
3、皮肤干燥脱屑:过敏性皮炎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炎症反应破坏了皮肤角质层的完整性,使皮肤水分流失增加,皮肤含水量下降。同时,炎症介质影响皮肤细胞间脂质的合成和代谢,导致皮肤保湿能力减弱。皮肤失去足够水分和油脂的滋润,逐渐变得干燥,表面出现细小鳞屑,严重时鳞屑增多、增厚,皮肤粗糙,有紧绷感,进一步影响皮肤外观和舒适度,且干燥的皮肤状态又会加重瘙痒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若怀疑患有过敏性皮炎,应及时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等相关检查,明确过敏原。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花粉季节减少外出,佩戴口罩;避免食用引起过敏的食物等。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过度清洁。皮肤瘙痒时,避免搔抓,可通过冷敷等方式缓解。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如发热、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复诊,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