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类能感染皮肤和黏膜组织的DNA病毒,目前有现200多种亚型,根据致癌性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HPV通过微小皮肤破损侵入基底细胞,其生命周期与上皮细胞分化过程紧密关联。
- HPV按致癌风险分为两大类别,如高危型(如16、18、31、33型等)和低危型(如6、11型)。高危型HPV的E6和E7癌蛋白可分别降解p53和Rb抑癌蛋白,干扰细胞周期调控,导致宫颈、口咽等部位上皮细胞异常增殖。低危型HPV主要引起良性增生性病变,如寻常疣和生殖器疣,其E5蛋白通过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促进细胞增殖。同时,病毒DNA整合入宿主基因组是癌变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 HPV感染临床表现多样,低危型多引起皮肤疣(寻常疣、扁平疣)和生殖器疣;高危型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癌、肛门癌及口咽癌。其中,HPV16型是最常见的致癌亚型,在宫颈癌中检出率达50-60%。需要注意的是,性接触是该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率,但无法完全阻断传播。
在该病毒的预防方面,建议9-45岁人群尽早接种九价HPV疫苗;21岁以上女性定期宫颈癌筛查(TCT联合HPV检测)。对于已感染且出现疣体的患者,生殖器疣可遵医嘱采用咪喹莫特乳膏或物理治疗;宫颈高级别病变者则需行宫颈锥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