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真菌感染可通过日常护理辅助改善,同时遵医嘱采取外用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等方法,综合治疗疾病。真菌包括皮肤癣菌、酵母菌等,侵犯皮肤后引起皮肤出现红斑、水疱、脱屑、瘙痒等症状。若怀疑手上有真菌感染,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
1、日常护理:保持手部清洁干燥至关重要。勤洗手的同时避免频繁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以免破坏手部皮肤的屏障功能。洗手后及时擦干,尤其是手指缝等部位。避免长时间将手浸泡在水中,如长时间洗碗、洗衣服等,接触水时可佩戴防水手套。同时要注意手部皮肤保湿,可涂抹无刺激性的护手霜,维持皮肤的正常屏障功能,有助于抵抗真菌入侵。
2、外用药物治疗:外用抗真菌药物是治疗手部真菌感染的常用方法,需遵医嘱选择药物。酮康唑乳膏能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使其结构和功能受损,从而起到杀灭真菌的作用。咪康唑乳膏也较为常用,其作用机制与酮康唑类似,通过干扰真菌细胞膜的功能,抑制真菌生长繁殖,减轻手部真菌感染症状。涂抹药物时要注意覆盖整个感染部位,包括指甲周围皮肤,坚持按疗程使用。
3、口服药物治疗:对于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感染面积较大或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可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依赖的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酶,使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受阻,达到抗真菌目的。特比萘芬则通过抑制真菌的角鲨烯环氧化酶,干扰真菌细胞膜的形成,发挥抗真菌活性。口服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可能存在一定副作用,用药期间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
建议患者注意观察手部皮肤症状变化,如红斑、水疱是否消退,瘙痒是否减轻等。避免搔抓感染部位,以免引起真菌扩散至其他部位或导致皮肤破损继发细菌感染。若治疗过程中出现皮肤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