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治疗及随访观察等。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形成的病变,表现为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生,可导致月经紊乱、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问题。
1、药物治疗:对于有生育需求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常用孕激素类药物,如醋酸甲羟孕酮、地屈孕酮,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使增生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并脱落,抑制异常增生。也可使用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调整月经周期,减少子宫内膜受雌激素刺激,从而改善增生情况。
2、手术治疗: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主要手术方式,能直观观察并精准切除息肉,对子宫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对于息肉较大、反复发作或存在恶变风险的患者,可能需进行子宫内膜切除术,如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去除大部分子宫内膜组织,降低复发几率。
3、辅助治疗:术后为降低复发风险,可辅助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缓慢释放孕激素,持续作用于子宫内膜,抑制其增生;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GnRH-a类药物,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使子宫内膜萎缩,减少复发可能。
4、随访观察:对于无症状、息肉较小且无恶变高危因素的患者,可选择定期随访观察。每3-6个月进行妇科超声检查,监测息肉大小、数量及子宫内膜变化,若出现症状加重或息肉增大等情况,及时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经期性生活;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妇科超声、妇科查体等。接受治疗后,需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及是否复发。若出现异常子宫出血、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