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边缘起皮可能由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导致。非疾病因素包括环境影响、过度修剪指甲等;疾病因素则涉及手部湿疹、甲癣等。
一、非疾病因素:
1、环境因素:在干燥寒冷的环境中,皮肤水分流失快,指甲周围的皮肤易缺水,变得干燥、脆弱,从而导致起皮。应注意手部保湿,可经常涂抹护手霜,在户外活动时佩戴手套,减少皮肤水分散失。
2、过度修剪指甲:过度修剪指甲边缘或用手撕扯倒刺,会损伤指甲周围的皮肤,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引发起皮。要养成正确修剪指甲的习惯,避免过度修剪,出现倒刺时,应用指甲刀剪掉,而不要用手撕扯。
二、疾病因素:
1、手部湿疹:手部湿疹导致指甲边缘起皮的机制主要是由于皮肤的炎症反应。当手部皮肤接触到过敏原或受到刺激后,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出多种炎症介质,如组胺、细胞因子等。这些炎症介质会引起局部皮肤的血管扩张、渗出和细胞浸润,导致皮肤干燥、红斑、丘疹、脱屑等症状。指甲边缘的皮肤相对较薄,更容易受到炎症的影响,从而出现起皮现象。可遵医嘱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地奈德乳膏,同时要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手部清洁干燥。
2、甲癣:甲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指甲病变。真菌侵犯指甲周围皮肤,可导致指甲边缘皮肤发红、起皮、瘙痒等。治疗需遵医嘱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同时配合外用抗真菌药膏,如阿莫罗芬搽剂,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等物品。
如果指甲边缘起皮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手部皮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均衡的饮食,以促进皮肤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