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裂胎儿的症状包括外观异常、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小便异常、下肢运动和感觉异常等。脊柱裂是一种先天性神经管畸形,通常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椎管闭合不全所致。
1、外观异常:开放性脊柱裂时,胎儿背部可见囊性肿物突出,表面皮肤菲薄甚至缺失,能直接看到暴露的神经组织。隐性脊柱裂虽无明显肿物突出,但局部皮肤可能有毛发增多、色素沉着、皮肤凹陷等表现,这些外观变化可在孕期超声检查中被发现。
2、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因脊柱裂导致脊髓和神经发育异常,胎儿出生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功能问题。比如严重程度因脊柱裂类型和累及的脊髓节段而异的下肢瘫痪,或是感觉障碍,对冷热、疼痛等刺激反应迟钝或无反应,在新生儿期可通过一些简单的感觉测试初步判断。
3、大小便异常:脊柱裂影响脊髓和神经功能,可导致膀胱和直肠功能失调。胎儿出生后,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无法自主控制排便排尿。这是由于支配膀胱和直肠的神经功能受损,不能正常传递大脑发出的控制信号。
4、下肢运动和感觉异常:脊柱裂胎儿下肢运动能力常受影响,表现为下肢活动减少、力量减弱,甚至在宫内超声检查时,就能观察到胎儿下肢运动幅度较正常胎儿小。出生后也可发现其下肢肌肉萎缩,行走姿势异常,如足内翻、足外翻等。同时,下肢感觉也可能减退,对触摸、针刺等感觉不灵敏。
孕妇应重视孕期产检,尤其是孕早期的超声检查和唐筛等筛查项目,有助于早期发现胎儿异常。孕期要遵医嘱补充足够的叶酸,可有效降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风险。避免接触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防止影响胎儿发育。有家族遗传病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孕妇,更要密切关注胎儿发育情况,遵循医生建议,必要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