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官能症在中医范畴中常被归为郁证、心悸、不寐等病症,心肾不交是其病因之一。该疾病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等,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患者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 中医认为情志因素是造成神经官能症的重要原因,长期的焦虑、抑郁、恼怒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比如肝气不舒可横逆犯脾,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肝郁化火,上扰心神,则可出现心烦、失眠等症状。心肾不交也是常见病因,心属火,肾属水,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济于心,心肾相交则水火既济。若肾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偏亢,就会出现心肾不交,表现为心烦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潮热盗汗等症状,这些症状与神经官能症的一些表现相符。
- 为了改善该疾病,对于肝气郁结导致的神经官能症,可遵医嘱使用柴胡疏肝散,诸药合用能有效缓解肝郁症状。针对心肾不交可使用交泰丸,其中黄连苦寒,能清泻心火,肉桂辛热,可引火归元,使心肾相交。中医还会采用针灸治疗,选取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位。内关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神门能养心安神,三阴交可健脾和胃、调补肝肾,通过针刺这些穴位,调节人体经络气血,改善神经官能症症状。
日常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可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等,转移注意力,舒缓情绪。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脏腑功能的恢复和调整。饮食上,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安神作用的食物,如百合、莲子等。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