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口憩室是剖宫产或其他子宫手术后,子宫切口处愈合不良,在子宫肌层内形成的与宫腔相通的凹陷或腔隙,属于妇科常见的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
- 子宫切口憩室的形成主要与既往子宫手术相关。剖宫产手术时,若切口位置选择不当、缝合技术欠佳、切口感染或产妇本身存在贫血、营养不良等影响愈合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子宫切口处肌层未能正常修复,从而形成憩室。此外,多次剖宫产会增加憩室发生风险。患者常见症状为经期延长,表现为月经结束后仍有少量阴道流血淋漓不尽,还可能出现慢性盆腔痛、性交痛等情况。部分患者会因憩室影响受孕,即便怀孕也可能增加子宫破裂、胎盘植入等风险。
- 为了治疗子宫切口憩室,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症状、生育需求等制定方案。通常情况下,可使用复方炔雌醇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短效避孕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减少子宫内膜异常出血;也可应用止血药物氨甲环酸辅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有生育需求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经医生评估后采用手术治疗,宫腔镜下憩室切开术能直接切除憩室周围薄弱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经腹或经腹腔镜下憩室修补术则适用于憩室较大、肌层较薄的情况,通过切除憩室并重新缝合子宫肌层,恢复子宫正常结构。
建议有剖宫产史的女性密切关注月经周期和经量变化,若出现经期延长、异常阴道流血等症状,及时就医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孕,避免意外妊娠增加子宫负担;再次备孕前应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子宫情况。若确诊子宫切口憩室,需遵医嘱定期复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式,治疗后严格避孕,待子宫恢复良好后再考虑妊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