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性荨麻疹的患者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白三烯调节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好得比较快。寒冷性荨麻疹是由于皮肤暴露在冷风、冷水等低温环境中,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红斑、风团、瘙痒等症状
1、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是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基础用药。常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能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减轻瘙痒、风团症状。对于病情严重或单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疗效不好的患者,可遵医嘱联合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但第一代药物可能有嗜睡等不良反应。
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于重症或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差的寒冷性荨麻疹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能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快速缓解症状。不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有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副作用,需严格遵医嘱,根据病情逐渐减量。
3、白三烯调节剂: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可抑制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的释放,对部分寒冷性荨麻疹患者有效。当单独使用抗组胺药物效果不理想时,可联合白三烯调节剂治疗,改善病情。
日常应注意保暖,寒冷季节尽量减少暴露在寒冷环境中,避免皮肤接触冷水等寒冷物质。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刺激。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复诊,一般急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症状缓解后可根据医生建议复诊;慢性患者需长期监测,每1-3个月复查一次,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