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病毒,其家族庞大,包含超过200种不同亚型。该病毒主要侵袭人体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在自然界广泛存在。
- HPV病毒颗粒由蛋白衣壳和核心单拷贝的病毒基因组DNA构成,无包膜。病毒的基因组具有高度复杂性,编码多种病毒蛋白,这些蛋白在病毒的生命周期、感染过程以及致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HPV具有严格的嗜上皮性,其感染通常局限于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的基底层。病毒通过微小的皮肤或黏膜破损处进入人体,与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而将病毒基因组导入细胞内。不同亚型的HPV对不同部位的上皮组织具有亲嗜性,例如某些亚型主要感染生殖道黏膜,而另一些则偏好感染皮肤,这也是导致HPV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化的原因之一。
- HPV感染在人群中极为普遍,大部分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且免疫系统可在1-2年内自行清除病毒,不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然而,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感染高危型HPV时,情况则不容乐观。高危型HPV,如16、18型等,若持续感染人体,病毒基因组可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引发上皮内瘤变。以宫颈癌为例,超过90%的宫颈癌病例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相关。此外,HPV感染还可引起其他疾病,如低危HPV可导致生殖器疣、寻常疣等良性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若发现HPV感染,建议先明确病毒亚型。对于低危型HPV导致的疣,可通过激光、冷冻等物理方法去除。高危型HPV感染,若已引发病变,如宫颈上皮内瘤变,需根据病变程度,采取宫颈锥切术、子宫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