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面红并非好现象,其是身体发出的一种警示信号。这种现象背后反映出酒精在人体内代谢过程出现异常,长期如此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因此,患者需引起重视。
-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大部分酒精先通过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过乙醛脱氢酶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饮酒面红的人,往往是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或缺乏。当饮酒后,酒精快速转化为乙醛,但乙醛无法及时被代谢,在体内大量堆积。乙醛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尤其是脸部毛细血管,从而导致面色发红。
- 长期饮酒面红会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潜在威胁。首先,乙醛是一种明确的致癌物,其在体内的大量堆积会增加患癌风险,特别是食管癌、肝癌等消化系统癌症。饮酒面红人群若长期大量饮酒,患食管癌的几率相较于普通人显著升高。其次,持续的血管扩张会加重心脏负担,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以维持血液循环,长此以往,可能引发心脏疾病,如心肌病、心律失常等。此外,乙醛还会对肝脏细胞造成损伤,干扰肝脏正常的代谢和解毒功能,增加患酒精性肝病的可能性,从轻度的肝损伤逐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若饮酒后出现面红现象,应严格控制饮酒量,最好戒酒。若难以完全戒酒,务必避免空腹饮酒,可在饮酒前适当进食,延缓酒精吸收速度。对于因饮酒面红已出现身体不适,如肝区疼痛、心悸等症状的人群,需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心脏功能等相关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