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常表现为皮肤瘙痒、苔藓样变、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搔抓、摩擦等机械性刺激,减少对皮肤的损伤。
1、皮肤瘙痒:这是神经性皮炎最主要且最早出现的症状。瘙痒感往往较为剧烈,呈阵发性发作,在患者注意力集中或夜间休息时,瘙痒可能会愈发明显。这种瘙痒并非由外部刺激引起,而是由于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皮肤感觉神经末梢敏感性增强所致。患者常难以忍受,不自觉地搔抓皮肤,试图缓解瘙痒,但搔抓行为又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2、苔藓样变: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反复搔抓和摩擦的部位皮肤会出现苔藓样改变。皮肤增厚、粗糙,纹理加深,呈现出皮革样外观,边界清晰。这是因为长期的搔抓刺激促使表皮细胞过度增殖,棘层增厚,真皮浅层也出现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最终导致皮肤呈现典型的苔藓样变,这是神经性皮炎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3、皮肤颜色改变:患病部位的皮肤颜色会发生变化。初期,皮肤可能呈现淡红色,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所致。随着病程延长,皮肤颜色逐渐加深,可变为暗红色或褐色,这与局部皮肤的色素沉着有关。皮肤颜色的改变不仅影响美观,还反映了病情的发展阶段。
若怀疑患有神经性皮炎,应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同时,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选择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