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大疱属于肺部疾病范畴。其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内形成的含气囊腔。这种病变会对肺部的通气换气功能产生影响,严重时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需引起足够重视。
-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看,肺大疱的形成多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等密切相关。以COPD为例,患者长期存在小气道炎症,导致气道狭窄、通气受阻。在呼气过程中,气体排出困难,使得肺泡内压力持续升高。当压力超过肺泡壁所能承受的极限时,肺泡壁就会破裂,多个破裂的肺泡相互融合,进而形成肺大疱。另外,一些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肺组织发育异常,也可能导致肺大疱的产生。无论是后天疾病引发还是先天因素所致,肺大疱的出现都表明肺部组织发生了病理性改变,这进一步印证了其作为肺部疾病的属性。
- 此外,肺大疱的存在会显著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较小的肺大疱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肺大疱逐渐增大,会占据肺部空间,挤压周围正常肺组织,导致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更为明显。而且,肺大疱壁薄,在剧烈咳嗽、屏气、突然用力等情况下,容易破裂,引发气胸。一旦发生气胸,胸腔内压力失衡,肺部进一步受压萎陷,患者会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加剧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对于肺大疱患者,若肺大疱较小且无症状,需定期复查胸部CT,监测其变化。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剧烈运动、屏气等增加胸腔压力的行为。若肺大疱较大,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或反复发生气胸,应考虑手术治疗,如肺大疱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