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舞蹈症可由情志失调,以及肝风内动、痰热内扰、气血亏虚等疾病因素引起。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神经系统检查、血液检查、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如脑部CT或MRI等,以明确病因。
一、非疾病因素:
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恼怒等不良情绪中,会导致肝气郁结。肝主疏泄,肝气不畅则疏泄失常,气郁化火,引动肝风,进而引发肢体不自主舞动。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疏肝理气的中药,如柴胡疏肝散。
二、疾病因素:
1、肝风内动:肝阴亏虚,不能制约肝阳,肝阳上亢,化风内动,导致肢体震颤、舞动。可遵医嘱使用滋阴潜阳、息风止痉的药物,如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
2、痰热内扰:体内痰热互结,扰乱心神,影响气血运行,筋脉失于濡养,引发舞蹈症。治疗可选用有清热化痰、熄风通络功效的涤痰汤,也可配合针灸治疗,选取丰隆、内关等穴位,以化痰清热。
3、气血亏虚:久病不愈、失血过多等原因导致气血不足,筋脉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滋养,出现肢体麻木、舞动。可通过服用八珍汤、归脾汤等补养气血的方剂来调理,也可适当进行艾灸,选取足三里、气海等穴位,促进气血生成。
日常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舒缓情绪。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避免过食肥甘厚味。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适度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增强体质,避免剧烈运动。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存在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