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包括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头乳晕改变、皮肤异常等。
1、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为单发、无痛性肿块,质地坚硬,边缘不规则,活动度差,常位于外上象限。肿块大小不一,早期直径多为0.5-2厘米,部分患者可因肿块侵犯Cooper韧带出现“酒窝征”(肿块表面皮肤凹陷)。
2、乳头溢液:非妊娠期或非哺乳期乳头出现血性、浆液性或水样溢液,单侧单孔溢液需警惕恶性可能。乳腺癌细胞侵犯导管系统可导致分泌物异常,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
3、乳头乳晕改变:肿瘤侵犯乳头或乳晕区韧带可导致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甚至完全陷入乳晕下,两侧乳头不对称。乳晕皮肤可出现湿疹样改变(如瘙痒、脱屑、糜烂),需与乳头湿疹鉴别,警惕派杰氏病(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
4、皮肤异常:早期可表现为局限性皮肤增厚、毛孔粗大(“橘皮样变”),与肿瘤阻塞皮下淋巴管导致淋巴水肿相关。部分患者乳房皮肤出现小凹陷(“酒窝征”)或浅表静脉曲张,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排除恶性可能。
5、腋窝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可触及同侧腋窝质硬、活动度差的肿大淋巴结,初期多为单个,可推动,随病情进展逐渐融合固定,提示肿瘤可能已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
乳腺恶性肿瘤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易与良性病变混淆,建议女性定期进行乳腺自查(每月1次)及临床筛查(如钼靶、超声)。自查时注意观察乳房外观是否对称、皮肤有无异常,触摸有无肿块及乳头溢液。若发现无痛性肿块、血性溢液、乳头凹陷或皮肤“橘皮样变”等异常,需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通过乳腺超声、钼靶摄影、穿刺活检等明确诊断。确诊后需尽早治疗,早期乳腺癌以手术切除为主(如保乳手术或改良根治术),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需遵医嘱)。治疗期间需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关注肿瘤标志物及乳房影像学变化,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均衡饮食以增强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