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二级病变指的是宫颈上皮内瘤变二级,属于癌前病变范畴。其处于宫颈病变进程的中间阶段,意味着宫颈细胞出现了异型性改变,相较于一级病变,其细胞异常程度更重,但还未发展到宫颈癌,不过需高度重视。
- 从发病机制分析,宫颈二级病变主要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HPV多种亚型感染宫颈后,病毒基因可整合到宫颈上皮细胞基因组中,干扰细胞正常增殖与分化调控机制,致使细胞形态、结构改变,逐渐出现异型增生。此外,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伴侣、吸烟、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促使病变进展。
- 在临床表现方面,多数患者无明显特殊症状,部分可能有白带增多、白带带血,或性生活后少量阴道出血等表现,容易被忽视。临床上常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HPV 检测发现异常后,进一步做阴道镜及宫颈活检来确诊。一经确诊为宫颈二级病变,不能掉以轻心,因其具有一定的进展风险,若不干预,可能在数年时间内进展为宫颈癌。
鉴于宫颈二级病变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遵循专业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通常采用宫颈锥切术,切除病变组织,既达到治疗目的,又能获取完整组织标本进一步明确病变程度。术后需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宫颈细胞学、HPV 检测,密切监测宫颈恢复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病变复发。同时,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避免不接性行为,预防HPV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