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女性子宫腺肌症的治疗方法

刘泽群 妇产科 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咨询

子宫腺肌症一般指子宫腺肌病,女性子宫腺肌病一般可通过药物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外科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干预,建议确诊后,前往正规医院妇产科,在医生综合评估病情及生育需求后,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达那唑等药物。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进入人体后,前期刺激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可使雌激素短暂上升;持续使用则可能致垂体脱敏,雌激素分泌大幅下降。子宫内膜及异位的腺肌组织因缺乏雌激素支持而萎缩,进而缓解子宫腺肌病症状。达那唑属于合成的雄激素衍生物,能抑制下丘脑-垂体轴,减少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同时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异位的腺肌组织,抑制其生长,导致内膜萎缩,减轻子宫腺肌病的症状。

2、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是常见的介入手段,通过将栓塞剂注入子宫动脉,阻断子宫腺肌病病灶的血供,使病灶因缺血缺氧逐渐萎缩,进而缓解症状。同时,该方法能减少子宫的血流量,改善月经量过多的情况。适用于不愿接受外科手术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臀部疼痛、发热等不良反应。

3、外科手术治疗:子宫切除术和病灶切除术是常用术式。子宫切除术通过切除整个子宫,直接去除病灶,从根本上解决子宫腺肌病问题,适用于症状严重、无生育需求或存在恶变风险的患者。病灶切除术则是去除局部的异位内膜及周围增生的平滑肌组织,减轻子宫体积,缓解压迫症状,改善痛经和经量过多等问题。可维持女性生育功能,降低因切除子宫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建议患者使用药物过程中,留意身体反应,若出现异常,如严重潮热、男性化体征等,及时就医。另外,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后,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和盆浴,防止感染。同时,定期复查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等,监测病情变化。

2025-04-07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