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皮肤过敏,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红肿等症状,若发现有这些异常表现,建议尽快就医排查过敏原并接受治疗。
1、皮肤瘙痒:人体接触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或药物等过敏原后,免疫系统可能将其识别为外来有害物质,随即启动免疫反应,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组胺刺激皮肤内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将瘙痒信号通过神经传导通路传递至大脑,可能让人产生强烈的瘙痒感。搔抓虽能暂时缓解,但可能进一步损伤皮肤,加重炎症,形成恶性循环。
2、皮疹:过敏产生的炎症介质可能促使表皮细胞增生、水肿,形成各种类型的皮疹。常见的有红斑,这是由于皮肤血管扩张,血液流量增加,使皮肤呈现红色斑块。还有丘疹,表现为皮肤表面的小而坚实的隆起,是由于表皮细胞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所致。皮疹的形态、分布和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以及过敏原不同而有所不同,可孤立存在,也可融合成片,常见于面部、颈部、四肢等暴露部位。
3、红肿:组胺等炎症介质不仅刺激神经末梢,还会使皮肤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液体和细胞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导致皮肤出现肿胀。同时,血管扩张使得皮肤血流量增大,患者皮肤可能呈现出红色,从而出现红肿现象。红肿范围可大可小,轻者可能只是局部小块皮肤发红肿胀,重者可能累及大片皮肤区域。
建议患者日常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护产品,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以免加重病情。若过敏症状严重,不要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按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