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脂溢性皮炎和毛囊炎是两种常见的头皮疾病,二者在病因、症状、发病部位、检查方法、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方面存在诸多区别。
1、病因:头皮脂溢性皮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皮肤表面的马拉色菌等微生物的定植、皮脂分泌旺盛、个体的免疫反应等。毛囊炎主要是由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或病毒感染毛囊引起。
2、症状:头皮脂溢性皮炎常表现为头皮出现红斑、油腻性鳞屑,可伴有瘙痒、灼热感,严重时可出现渗出、结痂。毛囊炎则以炎性毛囊性丘疹和脓疱为特征,中心有毛发贯穿,周围有红晕,可有疼痛感,脓疱破溃后形成黄痂。
3、发病部位:头皮脂溢性皮炎主要累及头皮,也可累及面部、耳后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毛囊炎可发生在全身任何有毛囊的部位,但多好发于皮脂溢出旺盛的头皮、面部、颈部、外阴等。
4、检查方法:头皮脂溢性皮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也可通过真菌检查、皮肤镜检查等辅助诊断。毛囊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病史,严重或反复发作的病例可进行脓疱液细菌培养。
5、治疗方法:头皮脂溢性皮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使用抗真菌洗剂(如酮康唑洗剂)清洁头皮,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缓解瘙痒。毛囊炎的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是常用方法,若外用药物效果不佳,可口服抗生素。
6、预后:头皮脂溢性皮炎经过合理治疗后,症状可得到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毛囊炎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可痊愈,少数可能遗留瘢痕。
如果出现头皮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头皮清洁,避免过度搔抓,选择合适的洗发水,避免使用过于油腻的发蜡、发胶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