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菜被称为痛风菜主要是因其嘌呤含量相对较高,过量食用可能影响尿酸代谢,增加痛风发作风险。尿酸高人群需谨慎食用酸菜,避免过量食用。建议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若出现血尿酸持续升高或痛风发作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进行规范治疗。
- 空心菜含有一定量的嘌呤物质,嘌呤是一种在人体内参与能量代谢和组成核酸的物质,食物中的嘌呤在人体经过代谢后会最终生成尿酸。当人体摄入过多高嘌呤食物时,尿酸生成量增加,若超出了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就会导致尿酸在体内蓄积,进而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空心菜在蔬菜中属于中等嘌呤含量的食物,嘌呤含量不算极高,但对于本身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异常的痛风患者或高尿酸血症人群而言,如果一次性大量食用空心菜,可能导致体内尿酸生成增多,血尿酸浓度波动,从而诱发痛风发作或加重病情,因此空心菜被部分人称为 “痛风菜” 。
- 对于尿酸高人群能否食用酸菜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酸菜是由蔬菜经过腌制发酵制成,在发酵过程中,蔬菜本身的嘌呤会有一定程度的降解,但酸菜制作过程中会添加大量食盐,高盐饮食会影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功能,间接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此外,有些酸菜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过量摄入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害,且亚硝酸盐的代谢产物也可能影响尿酸代谢。同时,酸菜属于酸性食物,过量食用会使体内酸性环境增强,影响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不利于尿酸排出体外。因此,尿酸高人群应谨慎食用酸菜,若食用,需选择正规厂家生产、腌制时间足够、盐分适中的酸菜,且严格控制食用量,避免大量食用。
对于痛风患者及尿酸高人群,饮食上应遵循低嘌呤饮食原则,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浓肉汤、沙丁鱼等;食用空心菜等蔬菜时,可通过焯水的方式使部分嘌呤溶于水,降低其嘌呤含量后再烹饪食用。在食用酸菜等腌制食品时,要严格控制摄入量,同时增加水分摄入,以促进尿酸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