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之前不一定经历宫颈糜烂阶段。宫颈糜烂并非独立疾病,多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生理现象,而宫颈癌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引发的恶性肿瘤,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
- 现代医学表明,宫颈糜烂大多是由于雌激素作用,使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移至宫颈阴道部,肉眼看似糜烂,实则是一种正常生理变化,多数情况下不会引起明显不适,也无需特殊治疗。而宫颈癌的发生主要与高危型HPV感染紧密相关。HPV病毒长期侵袭宫颈上皮细胞,致使细胞基因发生改变,逐渐引发细胞异常增殖、分化,最终发展为癌细胞。长期多个性伴侣、过早开始性生活、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会增加HPV感染几率,进而提升患宫颈癌风险,但这与宫颈糜烂所涉及的生理机制完全不同。
- 虽然部分宫颈糜烂患者可能同时合并HPV感染,但并非所有宫颈糜烂都会进展为宫颈癌。当HPV感染发生在宫颈糜烂部位时,如果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强,免疫系统可在一定时间内识别并清除HPV,宫颈病变可恢复正常,不会发展为宫颈癌。只有在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且未得到及时干预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若病情进一步恶化,才会发展成宫颈癌。所以宫颈糜烂并非宫颈癌发展的必经阶段。
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HPV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病变。若发现宫颈糜烂,不要过度紧张,可进一步检查排除HPV感染及其他病变。若确诊HPV感染,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必要时采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