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中毒主要由职业接触、环境暴露等非疾病因素,以及肝胆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铁缺乏症等疾病因素引起。若出现记忆力减退、肢体震颤、情绪改变等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
一、非疾病因素:
1、职业接触:在锰矿开采、冶炼,以及电焊、干电池制造等行业中,工人长期吸入含锰的粉尘或烟雾,是锰中毒的主要原因。如锰矿开采时,矿石破碎、筛选过程产生大量含锰粉尘;电焊作业时,焊条中的锰元素在高温下形成锰烟,长期接触易引发中毒。
2、环境暴露:生活在锰矿周边或锰污染严重地区,水源、土壤、空气受到锰污染,通过饮水、进食或呼吸进入人体。例如污染的水源用于灌溉农作物,人体食用后摄入过量锰。
二、疾病因素:
1、肝胆疾病:肝硬化、肝炎等疾病会影响肝脏对锰的代谢和胆汁排泄功能,使锰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在体内蓄积引发中毒。
2、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脏是锰排泄的重要器官,肾功能不全时,锰的排泄减少,导致体内锰浓度升高。
3、铁缺乏症:铁与锰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存在竞争关系,铁缺乏时,人体对锰的吸收增加,易导致锰在体内蓄积。
日常中,从事相关职业者需严格遵守职业防护规范,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生活中关注居住环境质量,避免接触不明来源的含锰物质。若因疾病导致锰中毒风险增加,需定期复查体内锰含量、肝肾功能等指标,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预防锰中毒发生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