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生骨疣,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多发生在长骨干骺端,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等部位。其是由于骨膜下的成骨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从骨表面向外突出的骨性肿物,表面覆盖一层软骨帽。
- 从病理角度来看,外生骨疣的主体由松质骨构成,与宿主骨的髓腔相通。其表面的软骨帽是重要结构,在青少年时期,软骨帽相对较厚,具有一定的生长活性,这也是外生骨疣在青少年阶段可能逐渐增大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软骨帽会逐渐骨化,厚度变薄。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软骨帽由不同分化阶段的软骨细胞组成,从表层较幼稚的软骨细胞,逐渐过渡到接近骨组织处成熟的软骨细胞。这种独特的病理结构,使得外生骨疣具有区别于其他骨肿瘤的生长特点,多数情况下生长缓慢,病程较长。
- 外生骨疣在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很多患者是在因其他原因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当外生骨疣逐渐增大,可能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例如,压迫周围的肌肉、肌腱,导致患者在活动时出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若压迫神经,可引起肢体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在体表可触及到质地坚硬、固定的肿物,一般无压痛,或仅有轻微压痛。部分患者因外生骨疣影响肢体外观,尤其是生长在四肢暴露部位的骨疣,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此外,极少数情况下,外生骨疣有恶变可能,一旦恶变,患者可能出现疼痛加剧、肿物迅速增大等表现。
发现外生骨疣后,患者应及时到骨科就诊。对于无症状且无恶变倾向的较小外生骨疣,一般建议定期复查,通过X线、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其变化。若外生骨疣引起明显疼痛、影响关节活动,或存在恶变风险,通常需要手术切除,如股骨远端骨软骨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