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可通过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控制症状,但难以完全根治,病情常反复发作。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4小时内消退,但容易反复发生。
1、抗组胺药:抗组胺药是治疗荨麻疹的常用药物,可抑制组胺类物质释放,缓解过敏反应。常见的抗组胺药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遵医嘱单独使用抗组胺药可能就能有效控制症状。但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物。
2、糖皮质激素:若病情严重,伴有呼吸困难、胸闷、腹痛等全身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能迅速抗炎及抗过敏,防止症状加重,但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免疫抑制剂: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若抗组胺药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配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雷公藤多苷片、环孢素胶囊等。免疫抑制剂可抑制免疫反应,促进症状缓解,但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如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荨麻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用手抓挠患处。饮食上,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辣椒、海鲜、芒果等。治疗期间,应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复查项目可能包括血液学检查、过敏原测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