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孢子丝菌病是什么原因引起

刘芳 皮肤病与性病科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咨询

孢子丝菌病是感染孢子丝菌引起的,其会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这种感染通常发生在皮肤外伤后,通过接触被孢子丝菌污染的物质而传播。

  • 孢子丝菌病的发生,首先与外伤后接触感染密切相关。孢子丝菌作为一种土壤、木材及植物的腐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当人体皮肤受到轻微外伤后,若接触到被孢子丝菌污染的物质,如腐烂的草木、土壤等,就有可能发生感染。此时,孢子丝菌会通过皮肤伤口进入人体,并在皮下组织或淋巴系统中繁殖,引发炎症反应。
  • 此外,免疫力低下也是孢子丝菌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机体对孢子丝菌的防御能力也会相应减弱,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这种免疫力低下可能是营养不良、慢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因此,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孢子丝菌病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皮肤完整是防止孢子丝菌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应避免搔抓患处以防继发性感染,同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直接接触可能带有孢子丝菌的物质。对于已经发生孢子丝菌病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目前,碘化钾是治疗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的首选药物,其能够有效抑制孢子丝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轻症状并促进康复,但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2025-03-19浏览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