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原发性心脏肿瘤是可能会遗传的。其中,良性的原发性心脏肿瘤一般是可以治好的,但恶性的原发性心脏肿瘤则难以治好。建议有肿瘤家族史者定期进行心脏超声、MRI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 首先,原发性心脏肿瘤存在一定遗传可能性。研究表明部分心脏肿瘤与遗传综合征相关,如卡尼综合征患者携带PRKAR1A基因突变,易伴发心脏黏液瘤;结节性硬化症患者TSC1或TSC2基因突变,会增加心脏横纹肌瘤的发病风险。这些遗传突变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使相关基因突变携带者比普通人群患原发性心脏肿瘤的概率更高。
- 其次,原发性心脏肿瘤的治愈情况因良恶性而不同。良性心脏肿瘤细胞分化成熟、生长缓慢且无侵袭转移特性,通过手术可完整切除肿瘤,解除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压迫或影响,恢复心脏正常生理功能,术后复发风险低,因此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治愈。而恶性心脏肿瘤细胞具有高度增殖活性,易侵犯心脏及周围组织,并通过血液、淋巴途径发生远处转移。由于心脏结构复杂,手术难以彻底清除所有肿瘤细胞,即便联合放化疗等手段,也难以完全抑制肿瘤进展,且恶性肿瘤易复发,故难以实现根治。
建议确诊该疾病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