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区分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细菌性阴道病,可从病因、症状、阴道pH值等方面着手。若患者怀疑患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或细菌性阴道病,不要自行用药。
1、病因: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其中白假丝酵母菌最为常见。当阴道内环境改变,如长期使用抗生素致使阴道菌群失调、妊娠期间雌激素水平升高、患有糖尿病使阴道局部糖原增加等,假丝酵母菌会大量繁殖,引发炎症。细菌性阴道病则是由于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乳酸杆菌减少,加德纳菌及其他厌氧菌大量繁殖导致,性生活频繁、频繁阴道灌洗等破坏阴道微生态平衡的行为,易诱发该病。
2、症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外阴及阴道会有明显瘙痒,程度较为剧烈,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还伴有外阴烧灼感、性交痛以及排尿痛,排尿痛是因为尿液刺激了充血的阴道黏膜。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主要症状为带有鱼腥臭味的稀薄阴道分泌物增多,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但相较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瘙痒程度较轻。
3、阴道pH值:正常阴道pH值在3.8-4.5之间,呈酸性,利于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pH值多在4.0-4.7之间,变化相对不大,因为假丝酵母菌适宜在酸性环境生长,且其感染对阴道内环境酸碱度影响较小。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由于厌氧菌产生的胺类物质等,会使阴道pH值升高,所以通常大于4.5。
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妇科就诊。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通常以抗真菌为主,如遵医嘱局部使用克霉唑栓、咪康唑栓等,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达到杀灭假丝酵母菌的目的。细菌性阴道病治疗则可遵医嘱采用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等,抑制厌氧菌生长,恢复阴道正常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