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惊厥可由非疾病因素如情志刺激、饮食不节等,以及疾病因素如外感温热病邪、痰热内扰、脾虚肝旺等引起。如果出现惊厥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脑电图、头颅CT或MRI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及时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1、情志刺激:突然遭受惊吓、恐惧等强烈的情志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导致肝风内动,引发惊厥。日常应尽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受到强烈精神刺激。若因情志刺激出现不适,可寻求专业中医师帮助,通过中医情志疗法等进行调节。
2、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生冷食物,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水湿内生,聚湿生痰,痰浊蒙蔽清窍,引动肝风,从而出现惊厥。建议均衡饮食,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
二、疾病因素:
1、外感温热病邪:温热之邪侵袭人体,由表入里,热盛动风,出现高热、神昏、惊厥等症状。治疗以清热、凉肝、息风为主,可选用羚羊钩藤汤等中药方剂,具体用药需遵医嘱。若伴有高热,可配合物理降温。
2、痰热内扰:体内痰热积聚,上扰心神,引动肝风,导致惊厥。治疗常采用清热化痰、息风止痉之法,可使用礞石滚痰丸等药物,具体药物选择及使用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3、脾虚肝旺: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水谷,气血生化不足,肝木失于滋养,导致肝旺而化风,引发惊厥。可通过健脾平肝的方法治疗,如使用参苓白术散合天麻钩藤饮,需由中医师根据具体病情调配使用。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食生冷、油腻食物,如生鱼片、炸串等,多吃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减少情志刺激。如果患有慢性疾病,积极治疗,定期复查,防止病情发展引发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