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一位30岁的上班族,某天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出现高热,体温一度飙升至39℃,还伴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咳嗽等症状。起初,他以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了一些感冒药,但症状并未缓解,反而愈发严重。
于是,小张前往医院就诊。医生详细询问了他的症状和近期接触史,为他进行了血常规、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等检查。最终,小张被确诊为甲型流感。
根据《中国流感诊疗方案(2024年版)》,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每年的流感流行季节,我国流感的发病率在5%-20%,尤其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容易暴发。
流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引发肺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对公众健康构成较大威胁。及时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流感至关重要。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治疗流感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及其他相关治疗方法。
【药物一览】
「抗病毒药物」
01奥司他韦:1岁以上人群可用,治疗和预防流感。
02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和播散,缓解流感症状。
03帕拉米韦:抑制流感病毒复制,用于治疗流感,为注射剂型,适用于无法口服药物者。
04玛巴洛沙韦:新兴药物,单剂量口服即可治疗流感,5岁以上人群适用。
「对症治疗药物」
01对乙酰氨基酚:缓解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肌肉痛。
02氨溴索: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缓解流感引起的咳嗽、咳痰症状。
【药物详解】
「抗病毒药物」
01奥司他韦
●适用于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预防和治疗,在流感症状开始的第一天或第二天(理想状态为36小时内)就应开始治疗。
●一般在服用后1-2天内,患者可感觉到症状有所缓解,如发热减轻、头痛和肌肉酸痛缓解等。通常需要连续服用5天为一个疗程,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排出。
●有胶囊和颗粒两种剂型。胶囊适合能吞咽的患者,直接口服即可。颗粒剂型可用于儿童或吞咽困难的患者,用适量温水冲服。
●不良反应较少,常见的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一般症状较轻,多在服药后1-2天内出现,且会自行缓解。对奥司他韦过敏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如需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利弊后决定。
02扎那米韦
●适用于成人及7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疗,以及成人和12岁及12岁以上青少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预防。尤其适用于对奥司他韦耐药的流感病毒感染患者。
●通常需连续使用5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
●为吸入粉雾剂,需使用专用的吸入装置,将药物吸入呼吸道。使用时,患者应按照正确的吸入方法操作,确保药物能有效到达肺部,发挥抗病毒作用。
●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咳嗽、恶心等症状。对扎那米韦过敏者禁用。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因为可能会引起支气管痉挛,使用时应备好支气管扩张剂,如出现支气管痉挛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03帕拉米韦
●适用于成人及2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疗。尤其适用于病情较重、无法口服药物,或对其他抗流感病毒药物耐药的患者。
●为注射剂,由医护人员进行静脉滴注操作。一般在静脉滴注后数小时内即可起效,症状开始缓解。
●不良反应有腹泻、恶心、呕吐、头痛等。对帕拉米韦过敏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的安全性尚不明确,需谨慎使用。
04玛巴洛沙韦
●适用于5岁及以上无并发症的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用药。
●为片剂,仅需单剂量口服,药物迅速起效,通常在24-48小时内,患者可感觉到流感症状如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开始减轻。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头痛等。对玛巴洛沙韦过敏者禁用。由于其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12岁以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明确,这些人群需谨慎使用,如需使用应在医生严格评估后决定。
「对症治疗药物」
01对乙酰氨基酚
●儿童和成人在流感期间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痛等症状时,均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对症治疗
●口服后一般30分钟到1小时内开始起效,药效可维持4-6小时,能有效降低体温,缓解疼痛。
●有片剂、胶囊、颗粒、口服液、栓剂等多种剂型。片剂和胶囊适合能吞咽的患者,口服即可。颗粒和口服液便于儿童或吞咽困难的患者服用,用适量温水冲服或直接饮用。栓剂则适用于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如儿童或昏迷患者,将栓剂塞入肛门,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药物。
●正常剂量下使用较为安全,在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期间,不要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成分的药物,以免剂量过大,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02氨溴索
●适用于流感引起的咳嗽、咳痰症状,尤其是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使用氨溴索来改善呼吸道症状。
●有片剂、胶囊、口服液、糖浆、注射剂等剂型。片剂和胶囊适合能吞咽的患者,口服即可。口服液和糖浆口感较好,适合儿童和吞咽困难的患者。注射剂一般用于病情较重、需要快速缓解症状的患者,由医护人员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不良反应较少,偶尔会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对氨溴索过敏者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其他治疗方法】
01休息与饮食
●感染流感后,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
●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牛奶、鸡蛋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此外,要多喝水,也可以根据情况适量饮用电解质水或果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还能缓解发热导致的身体失水。
02隔离防护
●流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者确诊后应尽量居家隔离,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
●在家中,患者应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家庭成员与患者接触时,也应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03物理降温
当流感引发发热症状时,若体温未超过38.5°C,可优先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用湿毛巾或退热贴敷于额头,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降低头部温度,缓解不适。也可以用温水擦拭患者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利用体表散热达到降温目的。
04中医治疗
部分流感患者可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或中成药。比如风热犯卫型流感,常见症状为发热、咽干、咽痛等,可选用银翘解毒片、连花清瘟颗粒等具有清热解毒、辛凉解表功效的药物。此外,针刺、艾灸等中医外治疗法,也有助于调节人体气血运行,增强机体免疫力,辅助缓解流感症状,但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
流感虽然来势汹汹,但通过及时正确地药物治疗,配合生活方式调整、隔离防护,大多数患者都能在一周左右康复。若病情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务必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另外,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患病风险,尤其是对于老人、小孩等免疫力低下人群。